黄昏时,城市像一张湿润的纸,灯光从门缝和砖缝里溢出。照明商店的橱窗亮得像一座小型星空,几束光线背后是密密麻麻的电线与招牌。门口的风铃叮响,像在提醒路人停下脚步,给眼睛一个拾光的机会。我推门而入,货架上排着各式灯具,仿佛一座迷你城市,灯具的名字也像地名,分布在横竖的线条间。

柜台后坐着一位老人,头发银白,眼神却像灯下水面般清澈。他说灯光并非单纯照亮,而是为叙事提供人物与线索。灯具摆成星座,吊灯成群,墙上画着夜色地图,光弱处写着店里客人的秘密。每盏灯都承载一个城市的片段:路口的雨、巷口的猫、地铁口的空气。
我挑选了一盏台灯,灯罩是半透明的雾蓝色,像夜海里的一粒珍珠。开关轻轻一按,房间里就多出一种柔软的轮廓,桌面上的纸张与墨水开始发声。我把纸张摞起来,写下走动的脚步、门铃的节拍、轮胎碾过雨水的声音。光线把阴影拉直,又卷回,像城市给自己一个端正的轮廓。
离开时我把笔记折成小舟,放进口袋。街口的风带走灯光的热度,灯影在水面留下一串光波。回家的路上,窗户里投射出的光像一把把剪影刀,刻出这座城市的呼吸节拍。照明商店仍在灯下静默,像一个守夜的集市,等待新的夜晚来临,等待新的笔记写下灯下的故事。